一、概述
「入門聞咳嗽,醫生眉頭皺。」咳嗽病情複雜,有輕有重,有新有舊,
既難以分辨,又容易覆發。常見的咳嗽疾病,列表如下:
常見咳嗽
|
主要症狀 / 鑑別要點
|
治則治法
|
參巧食療
|
1. 寒咳
|
咳嗽白痰,咽喉痕痒。
|
寒者熱之
|
紫蘇葉、生薑
|
2. 熱咳
|
咳嗽黃痰,咽喉乾涸或疼痛。
|
熱者寒之
|
川貝、杏仁
|
3. 乾咳
|
咳嗽無痰,咽喉乾涸。
|
乾者濡之
|
桑葉、沙參
|
4. 虛咳
|
肺虛體弱。
|
虛則補之
|
五味子、烏梅
|
5. 實咳
|
痰濕凝聚、胸悶胸痛。
|
實則瀉之
|
枇杷、萊菔子
|
6. 外感咳
|
除咳嗽外,可伴畏寒、肢冷、發熱失調等症狀。
|
辛發升散
|
麻黃、防風
|
7. 內傷咳
|
除肺虛外,可由五臟六腑的失調升致的咳嗽。
|
調養臟腑
|
人參、蛤蚧
|
以上食療只供參考
二、保健湯水 (以上湯水只供參考)
1. 寒咳-麻黃乾薑白果湯 (4人份量)
|
2. 熱咳-冬桑葉杏仁漢果湯 (4人份量)
|
材料:麻黃3錢、乾薑3錢、白果1兩、淮山1兩、炒白朮1兩、鱷魚肉1兩、瘦肉1塊、蜜棗3粒
煲法:清水12碗煲2小時
功效:溫肺散寒、化痰止咳
|
材料:冬桑葉1兩、南北杏各5錢、羅漢果半個、百合1兩、西施骨1斤、舊陳皮1角
煲法:清水12碗煲2小時
功效:清肺潤燥、化痰止咳
|
三、保健穴位-天突穴
經脈:任脈。
定位:上窩正中處
主治病症:胸骨上正窩中。咳嗽,氣喘,
咽喉腫痛,暴瘖,癭氣,梅核氣。
手法:指揉法
注意:
(1 ) 不能垂直大力按壓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