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冬季防外感禦寒

一、冬季主寒

1.         寒:具有寒冷性質的一類外感病邪,特點:(1) 寒為陰邪,易傷陽氣;(2) 寒性凝滯;(3) 寒性收引。
2.         冬季由於寒氣熾盛,陽氣不足,容易出現畏寒肢冷,四肢不溫,寒從中生等現象,宜適當地溫裡散寒。
3.         風寒侵襲: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,如畏寒肢冷、頭痛頸痛、咽喉不適、咳嗽白痰。
4.         補腎藏精:冬天屬寒,歸腎臟,主藏精,宜溫補腎臟,養精潛藏。

二、保健湯水 (以下湯水只供參考)
1.         北芪芎芷魚頭湯 (4人)
材料:北芪1兩、川芎5錢,白芷5錢,南北杏1兩、大魚頭1個,生薑3片,蜜棗3粒
製法:清水12碗煲2小時
功效:祛風通絡,止眩止暈
注意事項:略偏溫燥,外感去北芪

2.         杜仲熟地燉鹿尾羓 (2人)
材料:杜仲5錢、熟地5錢、圓肉5錢、生薑3片、鹿尾羓6錢、豬展1塊
製法:清水4碗燉3小時
功效:補腎填精、滋陰養血、強壯筋骨
注意事項:略偏溫燥,外感不宜

三、保健穴位-雲門穴

定位:前正中線旁開6寸,當鎖骨下緣。

功效:胸中熱、胸中煩滿、咳嗽、氣喘、肩臂痛、上肢不舉、外感。

手法:按揉法

 
資料來源: 開心日報 2-12-2013 葉英良中醫師(冬季防感禦寒腹瀉)

健康食品介紹

保健用品介紹

牙齒保健用品介紹

 

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

肚瀉 攪到瞓唔到 - 止瀉貼臍 中藥浸足

中醫又稱泄瀉,此腸道疾病症狀為排便次數增多,糞便稀薄,甚至為水樣多因飲食不節、過食生冷油膩或感受風寒濕邪,脾胃運化失常所致。泄瀉可與腹痛同時出現,但多兼見腸鳴脘脹,便後即減。

臨床上多見虛實夾雜,急性較易治癒,但若失治不癒,轉為慢性則難治。中醫辦證屬寒濕、濕熱、食滯為急性,辦證屬肝鬱、脾虛、腎虛為慢性。

辨證
症狀
寒濕
泄瀉清稀,甚如水樣,腹痛腸鳴,可伴惡寒發熱,鼻塞頭痛
濕熱
泄瀉腹痛,瀉下急迫,瀉而不爽,黃褐而臭,舌苔黃膩,煩熱口渴
食滯
腹痛腸鳴,糞便臭如敗卵,伴不消化物,瀉後痛減,噯腐酸臭
肝鬱
平素胸脅脹悶,噯氣少食,每因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而腹痛泄瀉
脾虛
大便時溏時瀉,水谷不化,稍進油膩則泄瀉增,脘腹脹悶不舒
腎虛
多見黎明前泄瀉,腹痛腸鳴,瀉後則安,形寒肢冷,腰膝痠軟

泄瀉外治:

1、椒倍散貼臍﹣適合慢性泄瀉,稍進油膩即發者
白胡椒二錢、五倍子三錢、偏寒者加吳茱萸三錢,上藥其研細末,取適量加白酒調成糊狀塗滿臍眼,貼上膠布,2天換藥1次,1月為1療程。

2、中藥浸足﹣適合濕熱型患者
葛根二両、白扁豆三両、車前草五両,上藥水煎半小時,去渣取汁置腳盆中,適量兌開水放入雙足以水面過踝為度,水溫約30度左右,浸足30分鐘。

資料來源: 開心日報 25-11-2013 李小萍中醫師(腹瀉)

健康食品介紹

保健用品介紹

牙齒保健用品介紹